中国园艺产品网 - 园艺产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城市绿化 | 绿化苗木 | 市场信息 | 行业动态 | 园艺科技 | 园艺设计 | 政策法规 | 招标项目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打工村”成了“创业村”
G.biz | 商业搜索

“打工村”成了“创业村”

信息来源:yuanyi.biz   时间: 2014-03-26  浏览次数:632

    苗木产业的发展壮大吸引着马鞍村的“打工仔”们返乡创业。
    马鞍村曾是璧山县广普镇有名的“打工村”,10多年前,村里大部分人都放弃种地外出打工,可如今,这些出去的人又都回来干起了种地的老本行。3月18日,记者在马鞍村看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劳作的村民。这是怎么回事?
    广普镇是璧山县最偏远的农业镇,祖祖辈辈都习惯了向土地要饭吃。说起10多年前的打工潮,50多岁的村支书周光禄一语道出其中原委:为赚钱过好日子。
    周光禄以自己为例,1999年以前,他家5亩多耕地全部种水稻。收成好时,除够自家吃,每亩还能挣个一两百块钱,只够一家人勉强度日,而外出打工一个月就能挣好几千块。村子里不少人都心动了。
    “胆子大的村民去沿海城市,保守的则跑到邻近城市碰运气。”周光禄告诉记者,当时村里有2000多人,出去打工的就有1200多人,留在家里的多是老人孩子。
    51岁的万东钊13年前也是外出打工大军的一员,先后做过10多个工种,最后进入地产企业从事小区绿化工作:“在外面打工挣钱虽多,但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万东钊伸出一双布满老茧的手说,在公司干活儿就是靠的是力气,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
    2010年,万东钊回家过年时发现,村民外出打工造成很多土地撂荒,而临近的丁家街道的苗木产业却红红火火,甚至有不少丁家的苗木大户来马鞍村租地。
    “搭顺风车发展苗木产业,也许有不错的收入。”万东钊当年便试着流转了70亩土地建起自己的苗木种植基地,很快收获了第一桶金。
    万东钊种苗木赚钱了!
    消息传遍了全村,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来了,一年多时间,马鞍村的苗木种植户发展了40多家。
    做苗木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马鞍村选择了抱团发展。
    2011年6月,马鞍村成立了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70余户,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通过整合资源联合经营,苗木的种类增多了,无论是大型苗木还是小的景观苗木都能满足客户需求。”周光禄说,以前,一个绿化工程采购商往往要跑几个种植单位才能凑齐大大小小几十个品种的苗木,而在马鞍村,采购商只需签一个合同,基本就能全部搞定。
    统一价格、统一供货,马鞍村的种植户们尝到了抱团的甜头。为拓展市场,马鞍村请回了30多名在外打工的销售精英,专门负责营销。
    周光禄说,在外打工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返乡回来“种地”的收入却远远高于这个数字,还能兼顾家庭。正因为如此,昔日从马鞍村走出去务工的打工仔,如今90%实现了返乡创业。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园艺产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