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艺产品网 - 园艺产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城市绿化 | 绿化苗木 | 市场信息 | 行业动态 | 园艺科技 | 园艺设计 | 政策法规 | 招标项目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城市绿化 > 基金公司密集购买自家产品,这个“作业”普通人能抄吗?
Q.biz | 商业搜索

基金公司密集购买自家产品,这个“作业”普通人能抄吗?

信息来源:yuanyi.biz   时间: 2024-07-15  浏览次数:23

最近,基金公司开始了密集“自购”。

易方达、汇添富、中欧等13家机构,刚在10月17日宣布累计11.5亿元的自购,博时、景顺长城、银华等7家基金公司就紧随其后,在10月18日宣布自购,累计金额达4.8亿元。在10月19日早间,中融基金也发布了不低于4000万元的自购公告。

一般来说,“自购潮”往往发生在市场调整阶段。通过这种方式,基金公司释放出利好信号,进而稳定投资者信心。

尤其是2022年以来,受多方因素影响,许多基金出现了较大的跌幅,连带着基金经理也被骂惨了。

那么在这个时候,基金公司拿出真金白银自购,和投资者站在一条战线上,相当于给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我都买了,你还怕啥?

而这些进行自购的基金公司,也无一例外地表达了对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信心。认为当前A股整体估值或已回归合理区间,叠加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等因素,对市场的投资机会长期看好。

基金公司购买自家基家产品并不是新鲜事,但据统计,混合型主动品种的自购规模占比自2020下半年以来显著提升,同时固收+类品种的自购规模占比也在提升。

而近期基金公司继续延续这个趋势,自购类型以股票、混合型等权益型基金为主。统计数据后发现,自2022年初至今,全市场基金公司自购金额超63.72亿,其中股票型基金占比约20.4%、混合型基金占比约35.6%。

看起来似乎很不错,不少基民已经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那么这个“作业”值得抄吗?

多份研报显示,基金自购规模和市场行情没有直接关系,基金业绩表现与是否为自购品种同样没有直接关系,且基金自购对行情和基金业绩影响有限。但若说到有用的地方,基金自购可以对基金经理产生约束和激励的作用,同时提振市场信心。

不过话说回来,目前有大批资金入场,对于市场来说自然是好消息。至于如何在市场中寻找到高收益的产品,需要观察基金经理自购、加购的力度(包括金额绝对值、相对比例、自购频率和期限等),以及基金品种本身是否适配投资者风险等级、持有偏好、风险收益预期等。

(作者丨市界 周奕航 编辑丨朗明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园艺产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